赵齐乐,男,1975年生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任武汉大学“珞珈学者”特聘教授、教育部导航与定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,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,武汉大学iGMAS数据中心和iGMAS分析中心负责人。
主要从事GNSS卫星精密定轨定位的理论方法、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,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、863重点课题、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课题等十余项,其它省部级及航天科技集团项目20余项。参与国家973、863以及澳洲空间联合研究中心(CRC-SI)等项目多项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二等奖及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奖各1项,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及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。近5年在《Journal of Geodesy》《GPS Solutions》《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》《Science China-Earth Sciences 》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其中SCI检索论文25篇,授权专利2项,软件著作权5项。
学术经历
2009.11-今 武汉大学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
2008.1-今 教育部卫星导航定位重点实验室(B类) 副主任
2007.6-2009.10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副教授
2006.4-2007.9 荷兰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,博士后
2003.10-2006.3 武汉大学,讲师
2001.9-2004.12 武汉大学博士
1998.9-2001.7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硕士
1994.9-1998.7 东北大学理学院学士
研究方向:
BDS/GNSS卫星精密定轨定位
DBS系统性能评估
DBS/GNSS天线相位中心标定
低轨卫星精密定轨及地球重力场反演
获得奖项:
1.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0年(排名2)
2.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1年(排名2)
3. 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,2012年(排名15)
4.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3年(排名14)
5. 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奖,2014年(排名10)
6.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4年(排名10)
7.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5年(排名2)
近期主持的主要项目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北斗卫星偏航姿态调整期间的精密轨道确定,2016/01-2018/12,;
2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重力卫星精密定轨及重力场反演,2009/0 1-2011/12;
3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低轨卫星及多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联合精密 定轨理论和软件研究,2006/01-2008/12;
4. 国家863重点课题,基于相位的实时分米级北斗定位数据处理系统技术,2014/01-2016/12,;
5. 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,导航与位臵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及系统集成,2011/01-2014/12;
6. 国家863探索课题,大范围长间距网络RTK关键技术及软件,2007/01-2010/12;
7.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,北斗XXX标定技术,2015/012016/06;
8.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,北斗XXX数据中心(第一阶段) 2012/10-2015/10;
9.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,北斗XXX分析中心(2015年度) 2014/10-2015/10;
10.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,北斗XXX评估软件(第一阶段),2012 /10-2015/10;
11.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,北斗XXX综合软件(第一阶段),2012 /10-2015/10;
12.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,北斗XXX机理研究,2012/05-2013/1 2;
13.澳大利亚空间联合研究中心(CRC-SI)课题(中方), BeiDou precise orbit and attitude modeling for PPP-RTK,2016-2018
14.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,新世纪优秀人才,2012年